玛多:“三个引领”构建基层治理新局面
近年来,玛多县深入贯彻落实基层党建“六个一”重要要求、州委抓党建促落实“四联三卷”工作机制,通过加强政治引领、组织引领、服务引领,精准对接发展所需、民心所向、责任所指,拧紧基层治理“一股绳”,促进我县基层治理能力不断提升。
坚持政治引领,构建上下联动的责任体系。坚持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基层社会治理全过程,不断筑牢党的执政基础,第一时间召开乡村治理专项组整改动员部署会,制定印发《玛多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反馈问题乡村治理专项组整改方案》,进一步明确乡村治理重点工作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分步骤、有计划地安排各项工作,做到重点工作不缺项、重要任务不漏项。乡镇党委书记带头扛起主体责任,制定工作任务清单,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具体化、时间节点化,以责任落实推动工作落实。同时,村支部书记和驻村干部坚持日打卡、周报告、月总结制度,坚持日常巡查、重点清查和常态整治,推动村级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形成了县、乡、村三级联动的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工作矩阵。
坚持组织引领,构建共建共治的治理体系。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持续推进“固本强基”和“村级治理”行动,围绕4类12种情形,全面深入开展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摸排整顿行动,并严格按照“四个一”工作要求,针对问题症结、病灶病因,“一村一策”制定整顿方案,建立村情台账,制定整改销号制度,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动员群众、协调利益、化解矛盾的能力,2023年来,我县共排查整顿了4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同时,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将村级党建工作与社会治理、文化活动等结合,建立由党组织、党员、群众共同参与的服务管理格局,通过全员培训、参观考察、学历提升等方式,全面提升村“两委”班子成员政治素养和治理能力,结合“223”村级后备人才培养计划,建立健全村“两委”班子后备干部“储备库”,吸引外出务工人员、本地能人、乡贤等共同参与村级事务建设、发展和管理。目前,我县共储备后备干部305名。
坚持服务引领,构建创新多元的治理模式。严格执行《中共青海省委组织部关于进一步明确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管理服务职责的通知》要求,利用“青海省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信息管理系统”,发挥县乡两级管理员作用,对每日打卡、日志上传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建立健全驻村工作例会制度、工作报告制度、考勤管理制度、平时考核制度和驻村工作月报告制度,进一步约束和督促驻村干部主动作为、真抓实干。同时,全面建立村级治理“一纵一横”两类组织,织密基层治理网格,强化基层治理效能,不断实化细化村委会、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团组织、妇联、民兵等自治组织的职责,着力提升村级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能力。目前,我县在30个行政村、2个社区和2个易地搬迁安置点,共建立纵向自治组织168个,选派网格长168名、网格员504名;建立横向功能组织268个,协助村(社区)“两委”开展生态巡护、矛盾调解等800余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