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洛州作为经济落后地区想要抓住新的发展机遇,就必须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的引领支撑作用,所以更加重视人才、更加需要人才。近年来,果洛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以抓党建促落实“四联三卷”工作机制“人才兴州”行动为抓手,不断完善政策体系、优化人才布局、提升服务水平,切实引育并用好人才,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区域发展实际、具有果洛特色的人才工作之路,努力培养和造就了一支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时代人才队伍。
强化组织建设,构建党管人才新格局。一是履行党管人才政治责任。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落实中央和省委人才工作决策部署,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认真做好专题部署和定期调度,党管人才的思想根基更加坚实。二是深化人才工作体系建设。着眼于科学发展、长远发展大局,制定印发《果洛州“十四五”时期人才发展规划》,统筹实施抓党建促落实“四联三卷”工作机制“人才兴州行动”,人才工作体系实现迭代升级。三是完善人才工作协调机制。积极组织召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推进会、联席会、座谈会等,对照省委工作部署要求,逐条逐项梳理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完成时限,确保任务不漏项、责任不漏人。
强化目标导向,激活产才融合新动能。一是拓宽广泛引才育才“渠道”。充分利用中央和省级人才政策的战略牵引和导向优势,深入对接援青、省级项目36个,入选特色人才项目计划4项,柔性引才86人,校园引才3人,成功举办“果爱人才•洛绎不绝”首届果洛人才论坛,签约项目22项,筹备建设董家鸿院士工作站,带动建成博士工作站(名医、名师工作室)18个,带培本土人才4000余名,人才引育实现“质”与“量”的双突破。二是扎实推进“组团式”援青工作。聚焦三项帮扶“四个明显提升”目标要求,创新打造“2小时救治圈”“三校联盟”等“组团再组团”帮扶载体,紧抓国家实施“双碳”战略、“东数西算”工程重大机遇,制定《果洛州推动“数据援青”工作三年行动方案》,超额完成2023年省定200个机架运营和投资8000万元任务,签约4.4亿元寒武纪西宁“东数西算”西部算力网络节点建设项目。5县科技特派团联合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建立面积5000亩的优质牧草种植核心基地等示范点3处。三是用好用活人才引培资金。强化对接对口援青、省级项目的重大利好政策,努力争取各级财政投入“真金白银”助力果洛人才发展,其中,上海方面年度人才资金支持4500万元,占投入资金总额88%,省级年度人才资金支持400万元,占资金总额8%,州级财政支持200万元,占资金总额4%,为人才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强化服务保障,营造尊重人才新风尚。一是完善党委联系服务制度。细化实施党委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制度,33名厅级干部联系服务专家人才126人,明确州、县两级党政主要领导每年召开座谈会,及时沟通协调解决重大事项和问题,体现人文关怀。二是营造留人干事良好氛围。坚持政策、事业、感情留人,全方位优化人才发展生态,州县共配套人才公寓100余套,积极筹建果洛州人才服务保障基地,落实高原津补贴和慰问关爱,努力解决人才后顾之忧,人才发展生态环境更趋优化。三是加大人才工作宣传力度。制作《全州人才工作宣传片》,广泛宣传人才工作主要成效,坚持线上线下联动发力,编发新闻报道80余篇,推送群众受益、成效明显的亮点工作信息200余条,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人才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