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日县坚持党建引领 “三力”提升村集体经济发展
近年来,达日县坚持党建引领,认真贯彻落实州委“一统领四推进”总体思路,全面推进抓党建促落实“四联三卷”工作机制,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强化政策支撑,持续攻坚推进,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径,优化产业结构,多措并举提升村集体经济“造血”能力,促进村集体经济迈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
强化党建引领,增强发展凝聚力。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关键在党建引领,必须充分发挥党组织领航定向和推动引领的核心作用。紧紧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对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战斗堡垒作用,建强建优乡村党组织,选配责任意识强、发展思路优的党员进入村“两委”班子。每年年初,召开村集体经济工作组会议,将村集体经济纳入年度党建述职,提高年终考核分值,根据《达日县村(社区)“两委”成员考核办法(试行)》,把发展村集体经济作为村干部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和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强化村“两委”班子成员考核,明确乡镇党委书记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第一责任人,村党组织书记为直接负责人,压牢压实责任,细化工作指标,构建党建引领、组织牵头、村民参与、共建共享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格局。
注重人才振兴,提升发展创造力。坚持以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狠抓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县直相关部门分管领导、业务骨干和乡镇、村两级党组织书记,有计划,分批次到省内外村集体经济发展好的地方,通过现场观摩、专题讲解、经验分享等方式,增长才干,开阔眼界,启发思路,全面提升人才综合素质。近年来,组织“村两委”主要负责人按照一年2批,每批40人,分批次进行培训。按照“缺什么,学什么”的原则,由县级统筹协调,邀请专家,通过专题教学、现场教学的方式,讲授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经验方法。严格落实“223”后备干部储备要求,建立完善的后备干部“储备库”,积极动员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致富带头人等加入到村后备干部行列,优先储备年纪轻、学历高、素质高、致富能力强的后备干部,积极参与村级事务,推动村集体向前、向好发展。对全县33个村后备干部进行更新补充,238名村后备干部队伍,为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准备“新鲜血液”。同时,注重从乡间地头选取“土专家”、“田秀才”,把靠得住、重实干、能带头的人才充实到村“两委”班子中,多措并举为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夯实人才基础。
坚持因地制宜,激活发展生命力。坚持把“因地制宜、立足乡村特色资源培育特色产业”作为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路径,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及联点帮扶单位的作用和优势,通过第一书记争取项目、工作队员积极完成项目、帮扶单位资金支持,带动村集体经济向上向好发展。近年来,驻村工作队争取到项目25个,资金734万元。紧跟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依托每个村的资源禀赋、特色亮点,进一步完善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制定出台《达日县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管理办法》《九乡一镇生态畜牧业联合社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等制度。实现渠道多样化、增收多元化。按照“一村一策”,深入调查摸底,针对33个村不同情况分别提出具体对策。统筹调配中央财政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和各项扶持资金,扶贫光伏、实体经济、饲草种植、畜牧养殖等方面“多点开花”,最终实现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民群众共同富裕的目标,近年来,实现收益2990.81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