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果洛智慧党建 / 四联三卷 / 工作动态 / 东西部协作拢指成拳打通高原天堑变苏青坦途 -常州、玛沁携手共绘山海协作和美画卷

东西部协作拢指成拳打通高原天堑变苏青坦途 -常州、玛沁携手共绘山海协作和美画卷

2024-07-26 11:07 来源: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

      拳拳赤子心,浓浓帮扶情。四年来,天宁区把协作工作当做自己的“家务事”“分内事”,围绕“玛沁所需、天宁所能”,开展了多领域、全方位、深层次的交流合作,倾注真情实感、用力真帮实扶、投入真金白银,促进两地协作迈上崭新台阶。玛沁县紧抓“联姻结对”机遇,认真贯彻落实两省东西部协作部署要求,坚持高位推动研究部署,强化责任落实,加强督促指导,切实推动东西部协作打开了良好局面。

      高位联动、乘势推动,苏青协作更加厚实。玛沁县坚持在县委农村牧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县委常委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上将东西部协作事宜作为单独议题,期间共召开相关会议56次,研究东西部协作相关议题共63项。并秉承着“种金得金瓜”的理念,持续通过援建项目来促进本土能力提升,自结对以来累计下达东西部协作资金1.08亿元,共计实施惠民项目28项,涉及产业发展、教育医疗、乡村振兴等多个方面。

      深化赋能、释放潜能,帮扶协作更加务实。玛沁县常州供销青海优品展销中心“落地生根”,成功搭建起了玛沁企业与常州各类企业、市场等对接沟通的桥梁,拓宽了营销渠道,助推玛沁产品对外销售,2023年销售额达100.67万元。今年,天宁区继续加大消费帮扶力度,投入40万元的青海农特产品江苏行建设项目稳步推进,进一步助力玛沁县群众拓宽销路,增加收入。同时,两地通过“一对一”帮扶协作方式,每年组织学校、医院、乡镇及企业签署“三结对”帮扶协议,在教学研究、医疗援助、产业发展、扶贫助困等方面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四年来共计捐赠援助资金及爱心物资达110余万元,有效提升了玛沁县公共服务保障和自我发展能力。

      转移就业、帮扶促业,劳务协作更加扎实。两地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农牧民致富增收上出实招求实效,积极开展就业帮扶工作。联合举办“玛沁县2023年东西部协作专场招聘会”,来自江苏、上海、西宁等地136家企业总计提供就业岗位6553个(其中:江苏9家企业,提供岗位145个),涉及服装制作、汽车零配件生产、电子产品制作销售、餐饮、物流运输等多类行业,400余名群众参加现场招聘会,106名群众达成初步就业意向,玛沁高校毕业生及失业求职人员获得了更多就业机会,农牧民劳动技能水平不断提高。

      增进来往、深化交往,人才协作更加充实。四年来,天宁区与玛沁县互访已成惯例、交流交往已成常态,先后多次召开党政联席会议,深度交流、共谋发展。并秉承“走出去”的方式,玛沁县精心选派党政领导在天宁区挂职锻炼交流,架起了两地合作交流的桥梁纽带,为玛沁县带来了好思想、好作风、好观念,成为玛沁县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时,玛沁县依托天宁区平台和资源,选派10名机关业务骨干、10名卫生领域优秀专业人员赴天宁跟班学习,进一步强化了基层干部履职尽责能力,为巩固脱贫成果、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夯实了人才根基。

      直面问题、破解难题,结对前景更加丰实。下一步,玛沁县将继续在“产业发展”协作上谱新篇。主动融入产业“四地”建设大布局,深化“飞地经济”合作,积极引进一批天宁的数据资源落地,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在“劳务就业”协作上出新绩。共同搭建就业供需服务平台,精准宣传企业用工和劳动力求职就业信息,合力破除输出“就业难”和劳务“招工难”问题,促进玛沁“农牧民”向“农技”转型,让劳务协作有新的更大突破。在“消费帮扶”协作上开新局。继续发挥常州供销青海优品展销中心作用,以点带面,拓展销售渠道,建立多种形式的品牌农畜产品营销窗口、专柜、专营店,助力玛沁的优质农畜产品走进天宁千家万户。在“人才交流”协作上展新颜。持续优化干部培养和交流机制,不断促进两地产业技术人才、社会事业人才、党政人才、科技人才等密切交流,推动双方人才资源共建、共育、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