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果洛智慧党建 / 干部之家 / 优秀干部风采 /
格日吉——让警徽绽放巾帼风采 班玛县知钦乡尼姑安置点民警
获奖情况:
获奖时间:

格日吉,女,藏族,出生于1992年7月,系班玛县知钦乡尼姑安置点民警。自2017年2月参加工作以来,她在工作岗位上孤军奋战,以维护寺院的安全和稳定为己任,敢担当、勇作为。两年间,她没有以任何理由向组织提出过请休假的要求,她时刻保持着即使人离岗心也不离岗的工作状态。她不仅在日常工作中争先进位,更时刻散发着基层民警的耀眼光芒,在她驻守安置点的两年内,知钦乡尼姑安置点未发生任何维稳事件,给党和国家提交了满意的答卷。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她时刻以党章党规律己,在政治理论学习、联系服务群众和遵纪守法等各方面发挥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始终在平凡的岗位上散发着不平凡的光芒。


——恪尽职守,践行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格日吉同志自入职以来,独自扎根位于班玛县知钦乡赤沟村的知钦尼姑安置点,想方设法克服困难为安置人员解其忧、排其难。在这个自然环境恶劣、人人退而避之的安置点,作为一个刚踏出校园的女青年,她一住就是两年,一呆就是700多天,面对生活不便,天气恶劣的情况,她始终没有半句怨言,她这种钢铁战士的精神,受到党组织的肯定和广大安置人员的好评。

——夯实基础,扎实做好安全警卫工作。在基层工作岗位中,与老百姓“贴”得最近的,无疑就是被大家称之为“片警”的社区民警。而在知钦乡尼姑安置点警务室,格日吉就是这样一位与安置人员“心贴心”的民警:她是尼姑安置点的贴心“管家”,除去每天的日常工作,每天至少要走两万步,主要内容是了解、记录、解决安置点内尼姑的困难、寺院的安全隐患和周边环境的稳控;她在扎实开展驻守寺院安全工作的基础上,探索更精准、有力的维稳工作机制……不管什么事,只要安置人员有需要,她就会出现。

——不求安逸,切实克服艰苦的环境。在这个夏季暴雨连连、电闪雷鸣,冬季白雪皑皑、寒气逼人的寺院驻点,由于需要24小时坚守岗位,不能离岗,她克服了两三个月没办法洗澡,克服彩钢房冬凉夏热,冬天自来水结冰,需要到河边接洗漱用水的困难,面对上级安排的工作任务,始终没有一个“不”字,始终没有一句推脱。在家中,她也是父母的“掌中肉”、“怀中宝”,但在这里,作为一名维稳民警,她褪去了稚气,始终以求真务实的责任与担当坚守在岗位上,时刻彰显“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朴素情怀。

——勇于担当,做安置维稳先锋战士。自深入尼姑安置点从事维稳工作以来,格日吉同志始终做到抓维稳,更抓和谐。从抓巡逻到找安置人员交心谈心,不管风吹日晒、刮风下雨,始终将保持维稳环境和劝返安置人员为工作重心。整个安置点13栋宿舍楼、大经堂、干部管理用房、食堂等地共31亩土地上,每天都沾上了格日吉的足迹,她的脚印,深深地刻在了知钦乡尼姑安置点的每一个角落。

格日吉同志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的年轻同志,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较宽的知识层面,面对上级要求驻守尼姑安置点的要求,格日吉同志勇往直前,作甘于奉献的孺子牛,当敢于拼搏的前沿兵。她没有因为工作环境艰苦而退缩,没有因为工作任务繁重而忘记初心。她十分珍惜有限的宝贵时间,静下心、沉住气,努力学习本领,紧密结合安置点尼姑多、乱、杂的工作情况,勤奋学习,多请教多实践,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对她来说,生命中有了从警的历史,就深深镌刻了警察作风,警察精神,警察信仰,鼓舞着她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和岗位上,砥砺奋进、无私奉献,继续努力工作、活出精彩人生。

知钦乡尼姑安置点,位于四川和青海两省交界处,距离县城有近百公里,那里山路崎岖、远离城市,那里生活不便利、天气恶劣,那里随时可能发生不稳定事件。但是在那里,有最自然的风景、最质朴的人情、最真诚的给予,这里的安置人员,她们有理想、有追求,但由于种种原因被安置在这里,而她们对生活的向往,对常年驻守在安置点的她来讲,不仅给予她长期驻扎的动力,更为她指明的人生的努力目标和努力方向。

——倾心于基层,将青春献给最需要的地方。作为本县局长期居住在安置点警务室的唯一女民警,在日常工作中外来车辆及人员登记时,面对部分群众不配合工作,甚至恶语相对的现象,她委屈、她难过。但即使这样,作为一名民警,她首要想到的还是为人民服务,在日常工作中,她努力做到让群众理解、让群众信任,她始终本着工作第一的原则,把自己放到最后的姿态。她将花一样的年华奉献在这个偏僻的安置点,将多姿多彩的青春奉献给了这个需要她的地方。

——勇往直前,时刻彰显警察风范。由于知钦乡尼姑安置点地理位置特殊,常年狂风大作,阴雨不断,所以做好日常值守巡逻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有一次在值班时,安置点变压器被雷击中后发生火灾事故,在警务室坚守岗位的她发现火情后,冒着大雨立即前往现场检查并及时打电话通知辖区派出所,要求立即联系辖区电站将安置点电闸关闭,才让火势得到有效控制。事后,她说因为自己是一名人民警察,人民警察就是要守护人民的财产安全,即使深夜冒着大雨,她也会勇往直前。格日吉的行为,时刻彰显着人民警察的崇高品德和职业操守。

——不忘初心,将警魂深嵌人生追求。格日吉说,她小时候的梦想是当兵穿制服,保家卫国,后来,虽然她没有当兵,但是她穿上了这身藏蓝色的制服。她说,世界之所以这么美好,是因为有人把黑暗挡在了你看不见的地方,而她就是那样一位把黑暗挡住的人,虽然她身板小,但她在困难面前从未退缩。她一直以穿上警服为骄傲,面对枯燥乏味的驻守工作,她始终将做好维稳工作、服务好安置人员为己任,扎实做好安置人员外出登记、请假报批等基础性工作,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格日吉作为一名年轻民警,她将个人事情远远抛在脑后,深扎在这个偏僻的山沟里。面对亲朋好友的不理解和每年春节回家时父母对自己提出考虑终身大事的要求,格日吉深深自责,责怪自己没有照顾好父母,责怪自己只知道工作,责怪自己忘了关心自己,忘记了自己应该对家庭所承担的责任。面对县局领导提出让她休年休假的要求,她果断回绝了,她说“这里只有我一个警察,如果我去休年假了,这里的维稳就有可能出事,这里的安置人员有困难时就可能无法得到解决,所以我不能休息”,作为一名警察,她始终牢记习总书记对新时代公安队伍提出的“锻造一支让党中央放心、人民群众满意的高素质过硬公安队伍”、“着力锻造一支有铁一般的理想信念、铁一般的责任担当、铁一般的过硬本领、铁一般的纪律作风的公安铁军”的要求,她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她没有将自己的得失放在组织之前,正因为有她这样的最美民警,知钦乡安置点才能够稳定、和谐,才能让安置人员生活舒心,让国家放心。

如果说四川凉山大火英雄冲入火海靠的是守护绿色家园的坚定信念,那么格日吉深扎基层保维稳、助和谐的精神就是对职业的恪守。她走遍安置点的每一个角落,熟悉安置点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她及时传达省、市、县各部门关于做好维稳、劝返工作精神。

格日吉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坚守着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信念,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了一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警魂乐章,她待各族安置点如亲人,被安置人员亲切地称为“最美民警”。她舍小家、为大家,努力实践着自己“以善为本、以诚相待,为警献身、精益求精,为民服务、永世永生”的人生格言,展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对人民、对国家的无限热爱和无比忠诚。

格日吉,时刻怀有一名党员对党、对群众最朴素、最真挚的情感,在驻守安置点的两年时间中,她默默无闻、不求索取,展示了共产党员淡泊名利、永葆本色的优秀品质,展示了不求索取、一心为民的价值追求,展示了顾全大局、对党无限忠诚的崇高境界!在驻守安置点的两年时间内,在她的努力下,知钦乡尼姑安置点未发生任何不稳定事件,实现了维稳工作“0事故”的工作目标。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用自己的青春和担当,真正彰显了“最美民警”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