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洛州:“四维”解开党员教育工作体系化“方程式”
近年来,果洛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的若干措施》精神,以提升党员学习实效为核心,以坚定信仰、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坚持分类指导、按需施教,坚持联系实际、继承创新,坚持简便易行、务实管用,不断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着力加强形式新时代党员教育工作体系化建设,党员教育机制不断健全,培训形式不断创新,培训内容不断丰富,培训效果不断提升。
“三抓”把方向重实效,筑牢党性教育之根本
抓实思想理论武装。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省委十三届历次全会精神作为重要学习篇目,不断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持续抓好思想理论集中学习和自学,各县委、州直各党组(党委)年初制定学习计划,列出必读书目和篇目,明确学习要求。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做到了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累计参加学习达2万余人次,增强政治自觉、理论自信、情感融入。抓细党内政治生活。各基层党组织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等制度,将学习融入日常经常,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成效导向,对标对表整改台账、问题清单以及专题民主生活会上查摆出的问题,逐项盘点梳理、逐条排查研判,扎实推进整改落实落地见效、销号清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过双重组织生活制度,推动党员领导干部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组织生活常态化,以身示范联点带动。比如:玛多县推行党员政治生日“5+X”制度,做实“五个一”活动淬炼党员党性。抓好党员学习制度。督促各领域党组织落实抓党员日常教育的直接责任,今年,制作发放《基层党支部“三会一课”全程纪实本》1100册,《机关党员学习手册》6110册,《牧民党员学习手册》4530册,征订发放《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1342套,切实推动基层党员学习常态化、规范化。各地区各单位运用红色资源参观党性教育基地、开展各类红色教育活动
180 余次,开展专题党课 300 余次、主题党日活动 120
余场。比如:达日县制定出台《达日县乡镇“573”型基层党组织创建工作方案》《达日县关于深入开展“九型”党支部工作实施方案》,加强党员教育,把如何抓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列入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内容之一。
“三化”提能力重创新,活化形式体系之载体
结合实际,对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提前谋划、着手安排,通过“集中培训常态化”“日常教育规范化”“教学方式多样化”着力提升党员教育工作质效和科学化水平。一是集中培训常态化。以开展“支部书记能力提升工程”“党员进党校集中轮训工程”“党务干部能力提升工程”三大工程为抓手,通过州级重点培训、县级兜底培训、乡镇普遍培训,高质量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持续推动党员轮训全覆盖。分级分类轮训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2156人次。分3期在青海民族大学和果洛州职业技术学校对全州2019年以来新任职的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及扶贫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新调整的村“两委”班子成员及致富能人代表113名集中轮训。举办全州村(社区)“两委”主要负责人综合能力提升轮训班,累计轮训40天,培训206名村“两委”主要负责人。6县分别组织村党组织书记、“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等各领域党员,深入开展“党员进党校集中轮训工程”“党务干部能力提升工程”各类培训30余期,共2500余人参加。各县在组织实施以上三大培训工程的基础上,对新党员、青年党员、预备党员至少进行了1次集中培训。全面完成省委组织部规定的每年党员集中培训任务指标,并计划于2023年以前高质量将党员轮训一遍。
二是日常教育规范化。紧扣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重要会议活动、重要时间节点,重点加强党的创新理论、理想信念、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等教育;严格执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每个季度至少召开1次党员大会,每月至少开展1次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集中学习、过组织生活、进行民主议事等。充分利用党员活动室、新时代学习大讲堂、党员干部网络培训学院等载体抓好教育培训,引导党员利用业余时间开展自学。开展牧民党员冬春训工作。把发放党章、佩戴党员徽章、重温入党誓词作为牧民党员集中培训每一期开班的规定动作,增强培训仪式感,强化党员身份意识,培训牧民党员7000余人次,发放各类学习手册10000余册。甘德县充分利用“摩托车宣讲队”“马背宣讲队”送教上门,积极开展牧区党员教育宣传,用实际行动织密织细干群关系,筑牢党的基层战斗堡垒;玛沁县编印群众易记易懂的乡土通俗教材,把政策文件“书面话”转化为“口头话”,通过说唱、演艺、“红旗广播站”等形式和活动载体,大力开展专家学者讲理论、领导干部讲政策、先进模范讲事迹、干部群众讲体会的“四讲”活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党的声音传递到基层。深入开展讲党课活动。始终抓好各级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将各级领导干部上讲台讲党课纳入年度党建工作考核范畴,把上党课、讲党课融入日常,抓在经常。督促指导各级党组织开展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活动,全州各级机关单位领导干部和普通党员讲党课500余场次。扎实开展“党课开讲啦”活动,向省委组织部推荐10个优秀党课师资,6个身边先进典型,12篇优秀党课讲稿,16节红色教育微党课,19个党员教育精品教学课程。
三是教学方式多样化。建立符合果洛州实际的课程体系,开发具有果洛特色的教育案例和现场教学点,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努力提升学习效果。持续强化党员教育信息化建设。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对党员干部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在坚持传统教育方式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信息平台,坚持线上、线下“两线发力”,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作用传播党的声音、加强基层党员干部教育、服务党员群众的作用,切实推动全州党员教育工作提质增效。充分运用“学习强国”“云上党建”“青海干部网络学院”“法宣在线”“1237129”手机APP等网络平台,持续开展线上学习。各基层党组织利用微信公众号、QQ工作群等载体,不断推送时政信息及中央省州系列会议精神,做到党员教育信息全覆盖,有效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积极性和阅读量。持续发挥远程教育站点资源优势。根据不同站点以及各类人员对学习的不同需求,全州155个iPTV远程教育站点以定期播放与不定期播放相结合、组织集中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相结合、学习与娱乐相结合、组织收看与交流讨论相结合的“四结合”方式和党员领导干部带头看、支部成员定期看、干部群众随时看的“三看”办法,激发党员干部和牧民群众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发挥终端接收站点作用,均完成收看时长要求。严格执行“一月一督促、一季一通报”制度,对各县远程站点收看情况“全天候”查看、“全区域”监督。同时,在原有远程教育播放设备的基础上,对各站点IPTV盒子、光猫等基础设备进行全面升级,切实提升网络设备支撑能力,有效拓展学习教育管理功能,进一步满足了新时期党员教育工作的需要。持续开展“流动党校送学下村”活动。结合全州牧民居住分散、夏季流动性较大、集中教育有难度的实际,总投资198万元聚力打造以44个乡镇“流动党校”为主体的党员教育基地“带”,建立党员教育宣讲队,拓宽选配师资渠道,聘请县委党校教师,优秀党员以及扶贫13个行业部门业务骨干为客座讲师,建立30人左右的“流动党校”师资库,“政策宣讲+文化下乡+医疗服务+法律讲座+扫黑除恶+环保行动+精准扶贫+民意调查+困难救助+为民办事”的“十位一体”服务教学套餐,按照“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课”“党员需要什么,‘流动党校’就教什么”的原则,让学习“活”起来,让党员“动”起来,确保送学下村有“味”也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