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果洛智慧党建 / 人才之家 / 人才风采 /
榜样的力量 | 刘春霞:一滴水的大海梦
职务:

榜样的力量

图片


为充分发挥榜样引领作用,激励广大党员见贤思齐、对标先进,“青海党建”微信公众平台开设《榜样的力量》学习专栏,分期刊发我省50名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展现榜样风采、弘扬榜样精神,激励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以榜样为引领,扎实践行“干部要干、思路要清、律己要严”,立足岗位、争先创优,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青海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滴水的大海梦


峰峦如聚,终是祁连余脉。

或许,东西绵延800公里的祁连山如滔天巨浪般过于伟岸,余波延伸至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境时,依如拍岸惊涛。

祁连余脉尔麻山位于大通县东峡镇西南,山脚下有一条叫咎康的大沟,沟里有一个叫尔麻的小山村,散落着数十户人家。

1989年春,刘春霞出生于尔麻村一个普通藏族家庭。跟村里的其他女孩一样,刘春霞的梦想是有朝一日能走出山沟,去看看外面的精彩世界。然而,即便是站在村庄后面海拔3000米的大山上放眼望去,眼前仍是无尽的山峦。

生活在祁连余脉的山村里,站得高也未必能望得远。也许,俯下身来,如同村庄外面那条叫东峡的小河一样,浅吟低唱蜿蜒而去,不弃贫瘠不恋繁华,不忘初心一路前行……


斜晖脉脉水悠悠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发源于达坂山南麓的东峡河,波澜不惊向西南流去,流经大通县向化、东峡朔北等地,于桥头注入北川河,全长不过50公里,而后一路奔涌南去与湟水河汇合。

站在东峡河畔,你若是问每一滴水的志向与愿望,她肯定答不上来,即便是心向大海,她也不敢说出来。

小学毕业后,刘春霞升入东峡镇民族完全中学,每天清晨背着书包着中午吃的馍馍,步行约4公里去上学,也曾很多次坐在东峡河畔,揣测河流的梦想。

河面白浪翻腾,飘浮着落日的余晖与金黄的落叶,流向未知的远方。的确,行吟至此的东峡河还不知道自己将流向何方,即便是与北川河汇合以后,也许更加迷茫,就跟刘春霞一样。

2007年,刘春霞高考失利,未能如愿以偿考上大学,情绪一度低落到谷底。摆在她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回到山村,跟随父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或者去餐厅端盘子;要么去职业学校,掌握一技之长,以备在将来的人生道路上,能走得更远一些。

是年7月,青海电子材料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海电子”)年产一万吨高档电解铜箔项目在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川工业园区开工建设。

“青海电子”是上市公司诺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诺德股份)旗下的子公司,是国内较早从事铜箔生产的企业之一。

因青海气候环境较为特殊,项目建设周期要比内地长一些,保守估计得两年。也就是说,两年后,“青海电子”将建成投产,急需一大批产业工人,于是,管理层将目光投向青海省重工业职业技术学校。双方达成委培协议后,青海省重工业职业技术学校立即面向全省招收定向委培生,名额是100名,刘春霞正是其中之一。




目极无垠风雨秋

沉沉何处有春柔,目极无垠风雨秋。

经过一年半的职业学校学习培训后,刘春霞与同学们走出青海,来到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省惠州市,进入惠州联合铜箔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进行为期半年的实习。这是中国首家电解铜箔生产企业,成立于1992年。

在惠州实习期间,实习生每月有300元的生活补助,这对刘春霞来说,算得上是自己挣到的第一份工资,安心工作学习技术之余,还能深切体会发达地区的繁华,开阔自己的眼界。惠州虽比不上广州和紧邻的深圳,但作为珠三角中心城市之一,远非青海任何一地可以比拟。

半年实习期结束,也就是2009年9月,“青海电子”已完成厂房建设,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刘春霞也完成了从懵懂无知的农村姑娘,到新生代产业工人的转变。而此时,她唯一的愿望就是能发挥自己所学,把本职工作干好。

回到青海,刘春霞和她的同学们成为“青海电子”的第一批员工。走出厂区,看到这新建的厂房和全新的设备,大伙儿都感到十分兴奋。然而,不少同学很快就体会到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那时候的月工资是800元,跟实习期比起来,高出了许多。”就在不少同学深感失望之际,刘春霞还沉浸在从实习生转为产业工人的喜悦之中。其时,西宁市一个餐馆服务员的月工资通常是1000元左右,还包吃包住。

进入“青海电子”正式上班后没多久,当年委培的100名同学中,离职的差不多有四分之一。看到越来越多的同学一个个放弃自己的所学专业而转投其他行业,刘春霞感到惋惜之余,更加坚定了自己掌握更高技能的信念与决心。

“如果离开,所有学到的铜箔制造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就再也没有用处。”面对同学的不断离职与劝导,刘春霞不是没有动过离职的念头,可她深知,一旦离职,等于前功尽弃。

其时,国内生产铜箔的企业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诺德股份是国内高档电解铜箔行业的领军企业,其生产的锂电池用电解铜箔,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连续多年排名第一。


咬定青山不放松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认清现实后,刘春霞下定决心沉下心来,潜心工作虚心学习,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在日常工作中,她虚心向身边的技术工人学习,从最基础的技能开始,认真了解铜箔工艺和生产流程,再加上她的善于钻研和实干精神,很快就在职工中脱颖而出。工作半年后,她便被提升为班长,工资也是水涨船高,月薪达到1700元,与刚来时相比,涨了一倍多。

“像刘春霞这样勤快泼辣的职工,在实践中提高工作素质是相当快的。”“青海电子”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张乐如此评价。正因为刘春霞在工作中业绩突出,模范带头作用好,2012年,被公司破格提升为分切工段副主任,成为同批员工中的佼佼者。

是年11月,“青海电子”根据市场发展趋势,决定成立精品线,刘春霞被选派到联合铜箔(惠州)有限公司学习生箔制造工艺。学习期间,她如饥似渴地向老师傅学习技术,为了掌握铜箔制造关键工艺技术,她没有休息过一天,完全沉浸在学习实践中。

学有所成的刘春霞回到青海后,果然不负众望,把学到的新知识、新技能运用到具体的工作实践中,为铜箔的达标和产量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所在班组的优良品率由93%提高到95%以上,仅此就为每吨产品新增产值近千元。

随着锂电新能源的方兴未艾,锂电铜箔需求量越来越大,产品质量更是越来越高。对此,刘春霞还带领自己的团队对现有设备和工艺进行不断改进,延伸高精度产品,提高铜箔品质和产品竞争力。

分切是铜箔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如果因为分切致使铜箔质量不合格,前面所有的工作和努力都将前功尽弃。为此,身为分切工段副主任的刘春霞更是倍感压力。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充分发挥自己所学,在实践中不断改进设备和工艺,降低和减少铜箔分切过程中对产品造成的浪费。

2012年,经刘春霞分切出来的成品为2800吨,合格率达到98%以上,无论是分切量还是分切品质,均是名列前茅,为公司提升品质、节省成本、降低废品做出了巨大贡献。2013年3月,刘春霞被青海省总工会授予“高原巾帼标兵”称号。


一花独放不是春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随着“青海电子”二期项目陆续建成投入试生产,作为一名老员工,刘春霞主动承担起新员工的技能培训工作,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和实践工作中积累的经验传授给新员工。

在此期间,刘春霞先后与多名新员工结对传授技艺。经她手把手带出来的徒弟,如今都成为技术骨干。

2013年12月,“青海电子”制造二部精品线建成,刘春霞成为分切工段主任的不二人选。其时,公司共有16名工段主任,她是唯一的女主任。

由于精品线刚刚组建,工艺技术所采用标准和工艺流程,特别是客户要求均有了很大的差异。为了不影响生产进度,在没有对分切机的特性形成经验的情况下,刘春霞一边摸索一边实践,很快熟练掌握了设备的各种性能。

在铜箔分切机压辊平衡度调试过程中,刘春霞带领几名班组长,经过多次尝试仍不理想,最后从刀片入手,将钨钢刀片换成陶瓷刀片,再将“定点分切”的方法改为“滚刀分切”,每一个小小的进步对产品的品质与产量都有了极大改善和提高。日产铜箔分切产量从原来的16吨增加到20吨,单卷铜箔的卷长从原来的2000米延伸到现在的8000米,完全能满足大客户的需求。同时还提高了铜箔生产自动化程度,分切操作工人由原来的56人减少到50人。

随着刘春霞团队的整体操作技能大幅度提升,铜箔品质更是有了大幅度的提升,高精度铜箔产品也得以不断延伸,厚度从12微米降到9微米,再从9微米降到8微米甚至6微米;长度也从2000米延伸至4000米,再延伸至6000米、8000米甚至更长。这一降一升,每年可为公司降低成本84万元,也使得“青海电子”高精度高附加值锂电铜箔产量大幅度上升。

在生产中,铜箔卷中存在鱼鳞纹异常现象,这是铜箔生产行业难以解决的难题。刘春霞根据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过一个多月的反复试验,终于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此项技能的改善,大大提高了客户满意度,客户投诉率由原来的 2%降低到了0.4%。通过努力,刘春霞带领的团队完成锂电铜箔年产1万吨的目标,同时将锂电铜箔成品率从之前的65%提高至75%。

在刘春霞的带领下,制造二部分切工段连续突破多个重大难关,她所经手的铜箔分切产品合格率达到100%,成为“青海电子”女职工中创出最佳业绩的第一人,不仅赢得同事的赞誉,也赢得公司和客户的好评。

图片

△刘春霞参加中国工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月行却与人相随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东峡河源出祁连山脉达坂山南麓,何曾想到有一天会投身碧波万顷的大海。刘春霞也是,即便是从东峡河畔来到湟水河畔,黄河依然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只有俯下身来沉下心去,再遥远的梦想,抵达也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在公司实现产能、品质及竞争力同步提升与跨越发展的同时,刘春霞也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梦想。可她并不知道,自己将迎来一个产业工人的辉煌时刻。

2014年4月,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公示名单上,竟然有刘春霞的名字。时年,刘春霞刚满25岁。7月,她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2015年4月,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全国劳动模范”公示名单上,依然有刘春霞的名字。

连续两年分别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殊荣,放眼全国也是绝无仅有的。这对一个从山村走出来的藏族姑娘,一个从职业学校走出来的毕业生来说,可以说是至高无上的荣誉。

是的,对刘春霞来说,是荣誉,但更多的是激励。她一如当年的平凡普通,无论是在“青海电子”的生产车间,还是在职工食堂,一转身就淹没在工装蓝中让人顿生“飞入菜花无处寻”的感觉。

图片

△刘春霞载誉归来。

2016年,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青海电子”子公司青海诺德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海诺德)年产4万吨动力电池用电解铜箔项目启动,主打产品为锂电池用的4~8微米超薄锂电铜箔、多孔铜箔。

青海诺德一期项目于2018年底建成投产后,“青海电子”主打产品调整为锂电铜箔及5G通讯电子产品用的高频高速标准铜箔,工厂全部生产设备和净化车间进行技改升级改造。其中,“青海电子”制造二部的技改升级改造重担落在了刘春霞的肩膀上。

“青海电子”制造二部党支部有9名党员,都是技术骨干,刘春霞担任支部书记,其他8名党员中,有3名是工段主任,其余5名为班组长。在刘春霞的带领下,全体党员始终身处技改一线,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溶铜、生箔、分切三个工段因环境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进行讨论,提出优质改善方案并组织对生箔机进行防氧化槽、收卷支架、阴极辊侧板改造,使得生产设备操作更加简单,工作效率极大提高。

在刘春霞的带领下,技改任务于2020年8月顺利完成,生车间4.5微米锂离子电池用电解铜箔的生产更是取得历史性的突破,仅12月份45微米锂电铜箔完成入库140吨,且成品率保持在65%以上。4.5微米锂电铜箔的量产,既满足高端客户的需求,又增加高附加值产品在公司产品结构的多元化,从而提高公司整体经营利润。

2022年,刘春霞被提拔为公司制造部高级工程师。从诺德股份的供应商名单上不难看出,多是国内外知名锂电企业,其产品质量要求可想而知。而产品质量的保障,正是刘春霞这样的产业技术工人孜孜以求的结果。

巾帼何必让须眉,英雄何必问出处。

谁能料到,全长不过50公里的东峡河,竟然奔腾万里,最终东流归海。面对自己的成就,刘春霞唯一的遗憾是未能照顾好幼子。她的爱人是一名退役军人,现为青海诺德的一名产业工人。夫妻俩早出晚归,寒暑假期间,只能把幼子送到托管中心。

而当年进入“青海电子”的100名委培生,如今只剩下13人。从山沟里走出,只是想学到一技之长,然后学以致用的刘春霞,只是在日常工作实践和技术应用中,不想简简单单地重复昨天,每一天都在不断地求得进步求得突破,哪怕是肉眼无法分辨出来的“1微米”。

1微米是什么概念?一根头发直径的七十二分之一,一张普通A4打印纸厚度的九十分之一。纵然如此细微,刘春霞做到了。正如她所说的,我是一名基层普通党员,没有太高的智商和聪明的大脑,干不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我有勤劳的双手,有敢于担当、主动作为的信念,做好每一件具体的事,这才无愧于心。


图片

●天津市党政代表团来青考察

●我省2024年公开考录公务员(选调生)面试工作结束

●【基层动态】海东市“四个三”工作机制让党员教育有味更有为

【党纪学习教育】@党员干部 这些生活纪律需牢记!


来源:青海党建

供稿:肖子树

本期责编:陈晶